查看原文
其他

方言与美食丨东莞的艾角

陈贺周 语言资源快讯 2020-01-18


东莞的艾角

陈贺周


我是东莞市茶山镇塘角村人。在我小孩子的时候,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,都要做各种各样的美食来过节。譬如说,农历二月十九“观音诞”,要做艾角;端午节,要裹粽子;中秋节晚上,煲鱼片粥做晚餐;冬至、除夕的晚上,吃咸汤圆;十二月,印“硬饼”(即广州的“炒米饼”);过年前,要炸油角、“碌堆”、糖环,还要蒸年糕。除夕早上,要煮红鸡蛋用来“卖懒”。办喜事时,例如做满月,要做红团子、“鹅B仔”、松糕;嫁女时,要做“糖不甩”、“那仔团”、芋头糕,用来接待男家的客人。

我系东莞市茶山镇塘角村人。我细个个阵时,逢系做时做节、做好事,都要整好多好食野来做节。譬如话,旧历二月十九观音诞,要整艾角;五月初五,要裹粽;八月十五,晚头夜煲鱼粥当餐;做冬、年晚,晚头夜煮咸圆食;十二月,印硬饼;做年前,要炸油角、“碌堆”、糖环,同埋炊“饴笼”。年晚朝头早,要煲红鸡春卖懒。做好事个阵时,譬如话,做出月,要整红团、“鹅B仔”、松糕;嫁女,要整“糖不甩”、“那仔团”、芋糕,好来“赠茶”。

松糕乐(谢游标作品)

印硬饼

小时候,我和奶奶住在一起。我奶奶最会做美食了,每样都会做,每样都做得最好吃,香喷喷的,我最喜欢吃了。我的很多亲戚都说:“真的是吃过还想吃!”我奶奶做食品时,我经常帮忙。譬如说,做艾角时,我要去稻田里采摘艾草。蒸年糕时,我要帮忙踏椎、舂米粉;炸油角、“碌堆”、糖环时,我要帮忙烧柴火。

细个个阵时,我同我阿嬷一齐住,我阿嬷至灵慧整野食,样样野都识整,样样野都整(得)香馥休。我至钟意食我阿嬷整个滴野。我好多亲戚都话:正式系“食过返层味”。我阿嬷整野食个阵时,我成日要帮手。譬如话,整艾角,我要去(得)田“俄”捡艾。炊“饴笼”,我要帮手踩椎舂粉;炸油角、碌堆、糖环,我要帮手烧火。


我最记得和奶奶一起舂米粉。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孩,还不能一个人把椎(一种用木头做成、用脚去踏的舂粉工具)踏起来,我要和奶奶一起,一人用一只脚去踏。我奶奶一边用脚踏椎,一边用一枝竹杆把臼里的米粉搅匀。舂完,就用筛子和罗斗把米粉筛出来。几十年过去了,如今我一个人就可以把椎踏起来,只不过,我奶奶已经过世差不多二十年了。我经常想起我和奶奶一起做美食,想起奶奶亲手做出来的好味道,想起奶奶怎样去做美食。

我至记得同我阿嬷一齐舂粉。个阵时我细个,一个人都踩唔高个张椎,我要同我阿嬷一齐,一人用(一)只脚去踩。我阿嬷边踩,边用(得)枝竹仔撩匀个滴粉。舂完休,就用筛同罗斗去筛粉。几十年过休,“啦下”我一个人就踩得高个张椎,唯独系,我阿嬷就去休成二十年咯。我成日记住我同我阿嬷一齐整野食,记住我阿嬷亲手整(得)个滴好味,记住我阿嬷点样整野食。


现在是年初,快要到农历二月十九“观音诞”了,我就讲一下怎样做艾角。

“拉下”系年头天,就来旧历二月十九观音诞,我就讲下点样整艾角。

艾角


东莞茶山塘角所说的“艾”,学名叫“鼠曲草”。立春过后,稻田尚未开耕,艾就在稻田里长了起来。我拿着竹篮去到稻田里把艾采摘回来,给奶奶摘干净,在锅里焯熟,用刀剁细,用来做艾角。

塘角话嘅“艾”,学名为之“鼠曲草”。立(休)春,个田“俄”仲未开耕,个滴艾就起田“俄”生出来。我拎(得)个竹篮去田“俄”,捡返滴艾来,俾我阿嬷掇伶俐佢,用镬煠熟,用刀斫到茸,好来整艾角。

东莞所说的“艾”(学名鼠曲草)


做艾角之前,要做馅料。馅料用眉豆(一种豆子)来做。眉豆要先浸一两个小时,用煲煮软、捣烂,接着用锅来炒。炒的时候,要放一点油、盐、糖,还要放一点葱花,这样馅料炒出来才香味扑鼻。

整艾角之前,要整素。滴素用眉豆来整。滴眉豆要先浸一两个钟头,跟住煲腍、舂烂佢,然之后用镬来炒。炒个阵时,要俾滴油,俾盐同埋糖,仲要俾滴葱,“共样”个滴素炒出来先至香。


做艾角的时候,先煮一碗白糖水,接着用锅把粘米粉炒熟,将白糖水和已剁细的艾下到锅里,和米粉一起用锅铲拌匀,然后将米粉搓匀、擀薄,做成艾角的皮。像包饺子一样,用皮包住眉豆馅,然后放在锅里蒸二十分钟就可以吃。

整艾角个阵时。先煲(一)碗白糖水。然之后,起镬“俄”炒熟个滴粘米粉,捉个碗白糖水同埋斩茸休个滴艾倒落去,同粘米粉一齐“捞”匀,用镬铲捺匀净,然之后搓匀、研薄佢,做成皮。(好似)包饺子“共样”用皮包住个滴眉豆素,然之后落镬,炊四个字就食得。

眉豆做的馅料


做好的艾角,要趁热吃。艾角的皮绿绿的、软软的,吃到嘴里有点青草的回甘的味道。我最喜欢吃眉豆馅,吃起来粉粉的,带着浓郁的豆香味和葱香味。我一次可以吃三四个艾角。

整好休个滴艾角,要趁热食。艾角个皮绿汁休、软糯休,食落嘴有滴甘。我最中意食眉豆素,又起粉,又香馥体。我一次食得三四个艾角。


我奶奶过世后,这些时令的美食就由我妈妈来做。虽然我妈妈没奶奶那么会做,但妈妈还是每年都做艾角、蒸年糕,用来祭奉神灵、祖宗,同时给家人吃。现在东莞已经没有了稻田,很难采摘到艾,我妈妈就特地在菜园里种了一小块艾用来做艾角。、

我阿嬷去休,做时做节就由我阿妈来整呢滴野来食。我阿妈无我阿嬷个识整,只不过,我阿妈年年都要整艾角、炊饴笼,好来奉神,同俾屋企人食。“啦下”东莞无田莳禾,好难捡到艾,我妈就特登起菜地“俄”,种减一坜艾,好来整艾角。


我觉得,简简单单的一个艾角就可以体现出东莞人对美食的智慧和追求,体现出东莞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。或者,等到几十年之后,就算我是一个男人,我也会照着奶奶、妈妈那样,到了农历二月十九就做艾角来吃。

我觉得,简简单单一个艾角,就可以体现出东莞人对美食嘅智慧同追求,体现出东莞人对传统文化嘅传承。或者,等到几十年之后,就算我系(一)个男仔佬,我都会照住我阿嬷、我阿妈“共样”,到休二月十九,就整艾角来食。


现在,我每次吃到艾角、“饴笼”、“糖不甩”还有其他东莞本地美食,我都觉得好亲切,我觉得这些美食可以让我想起很多很多,想起春、夏、秋、冬每一个季节、每一个传统的节日,想起旧时的农村,念起那塘角那片一望无际的稻田,想起塘角荔枝园,想起我的童年,想起我的亲人。

“啦下”,我一食到艾角、饴笼、糖不甩,同埋另自个滴东莞本地好食野,我都觉得好亲切,我觉得,呢滴好食野可以俾我念起好多野,念起春、夏、秋、冬一个个季节、一个个传统节日,念起往时嘅农村,念起塘角个“望”田,念起塘角荔枝园,念起我细个个阵时,念起我嘅亲人。


2017年2月28日

 


 

作者简介:

陈贺周,东莞市茶山镇塘角村人,著有《莞语探源》、《乡愁里的童年》。

 

方言用语说明:文中多数方言词使用常用的粤语方言字,使用同音、近音字的加双引号。“一人用(一)只脚去踩”,括号中的“一”只保留声调,“得”字等相同。“(好似)”,是指“好”“似”二字形成合音。

 

方言注释:

卖懒:除夕早上,用苏木煮出红汁以染红鸡蛋,家里每人吃一个,小孩子的鸡蛋要分一点给别人吃,寓意是将懒惰卖给别人。

出月:婴儿满月。

鹅B仔:粘米粉加入红色苏木汁,做成鹅的形状,蒸熟。“鹅B仔”即普通话所说的小男孩的“小鸡鸡”。

那仔团:用米粉做皮,用眉豆做馅,捏成团状,下面垫“富贵子”(苹婆)叶,在锅里蒸熟。“那仔”意即男的“双胞胎”。

赠茶:结婚前一日,男家送礼饼到女家(称作“担篮”),女家用茶点招待,称作“赠茶”。

阿嬷:祖母。

素:馅料。

灵慧:文读[lɐn21voe44],白读[lɛn21hai44],义即“能干”,可做形容词和动词。

俄:里面。

啦下:现在。

年头天:年初。

去休:走了,去世。

好味:味道好的菜肴、食品。

共样:那样。

匀净:均匀。

绿汁休:绿绿的。“休”为形容词的后缀。

掇:择菜。

望:片。



图文编辑:廖小曼

责任总编辑:老甘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